加密財庫熱潮:內幕交易的“合法”外衣
作者:RT Watson
編譯:深潮TechFlow
快速概覽
-
山寨幣數字資產財庫(DATs)正在從投資者處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目標是推廣特定代幣,同時通過上市公司實現盈利。
-
支持者認為,DAT 將提升代幣的知名度、推動代幣的廣泛採用並帶來收益; 批評者則認為,這種模式可能傳遞出令人擔憂的信號,暗示主要持有者正在悄然策劃套現退出。
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ies,DATs)已成為加密行業內最具爭議的趨勢之一。 支援者認為,它們能夠推動代幣採用並帶來豐厚回報; 而批評者則擔憂,這種模式可能暗示主要持有者正在悄然策劃套現退出。
隨著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湧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hangpeng Zhao)以及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Justin Sun)等知名人物都參與其中。
Solana 財庫公司 Upexi 的首席戰略官布萊恩·魯迪克(Brian Rudick)是 DAT 的堅定支援者之一。
布萊恩·魯迪克(Brian Rudick)在接受《The Block》採訪時表示: 「數字資產財務公司大多是單向收購工具,可以推高代幣價格,從而吸引用戶、開發者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s)。 它們可以顯著提升代幣生態系統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傳統投資者和機構中。 “
DAT 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五年前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的決定。 當時,他將自己上市的軟體公司 MicroStrategy(現更名為Strategy)轉型為比特幣的積累者。 在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后,尤其是在去年年底,Strategy 的股東價值呈指數級增長。 該公司以比特幣為核心的戰略轉型突然顯得極具智慧,Strategy 的成功也激發了加密領域紛紛效仿這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