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納托利·亞科文科(Anatoly Yakovenko):Solana 之魂

撰文:Thejaswini M A

編譯:Block unicorn

前言

阿納托利·亞科文科很生氣。

那是 2017 年,傳出消息稱比特幣大會將停止接受比特幣支付,因為每筆交易的費用已飆升至 60-70 美元。

全球首屈一指的加密貨幣盛會竟然無法使用加密貨幣。

於是,他做了任何一個受挫的工程師都會做的事。 他來到三藩市的 Café Soleil,點了兩杯咖啡和一瓶啤酒,一直熬到淩晨 4 點,思考為什麼比特幣這麼慢。

在喝下第二杯濃縮咖啡和最後一口啤酒的間隙,亞科文科突然靈光一閃,他稱之為「頓悟時刻」。 他突然想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將時間流逝編碼為數據結構的方法。

他不知道這個函數有個名字(可驗證延遲函數),所以沒法用谷歌搜索。 他以為自己發明瞭一個全新的東西。

某種意義上,他確實做到了。

當 Solana 在 2020 年推出時,它每秒可處理 65,000 筆交易。 如今,亞科文科在自家車庫里構建的區塊鏈在巔峰時期市值超過 500 億美元。

系統思考者的成長之路

亞科文科的區塊鏈之旅始於一個早期的移民故事。 他 1981 年出生於烏克蘭,1990 年代初隨家人來到美國,加入了尋求美國科技熱潮機會的東歐移民浪潮。

少年時期,他迷上了 C 語言,著迷於底層系統程式設計的精確性和強大功能。 「編寫一段代碼就能解決世界上某個重大問題的可能性真是神奇,」他後來回憶起互聯網泡沫時代的早期程式設計歲月。

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亞科文科學習計算機科學,並在 2000 年代初創立了他的第一家初創公司 Alescere,這是一個面向小型企業的 VoIP 系統。 公司失敗了,但讓他積累了即時網路協定的寶貴經驗。

2003年,剛從初創公司經歷中走出來的亞科文科加入了聖地牙哥的 Qualcomm。 他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後來卻在13年的時間里,一路攻克了公司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技術難題。

他參與了從 QChat 的按鍵通話伺服器到 BREW 移動作業系統的各種專案,最終成為高級工程師經理。 他還優化了不同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方式。 亞科文科成為「將操作系統服務和保護域安全擴展到輔助處理器」的專家,簡單來說,就是弄清楚如何讓計算機系統的不同部分協同工作而不相互拖慢速度。

這一時期的專利組合就像他後來區塊鏈工作的藍圖:「將主機操作系統服務暴露給輔助處理器」和「將保護域擴展到協處理器」。 他的工作專注於最小化開銷並提高分散式元件之間的協調效率。

「我開始思考我們在 Qualcomm 如何用無線協定解決這類擴展問題,這讓我深入探索了這個領域,」他說。

他參與的蜂窩塔技術使用了一種稱為時分多址接入的方法,通過精確管理時間來協調多個信號。 2017年,在Qualcomm工作十多年後,亞科文科開始在Dropbox從事壓縮和分散式系統工作。 但真正改變一切的是他的副業。

他和 Qualcomm 的 GPU 負責人斯蒂芬·阿克裡奇一起為深度學習和加密貨幣挖礦構建硬體,以抵消成本。 這原本是關於機器學習,而不是區塊鏈創新。

但當亞科文科觀察他們的挖礦設備與成千上萬台其他計算機協調時,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為什麼工作量證明如此低效?

比特幣的交易費用已飆升至每筆 60-70 美元。 這個本應是點對點電子現金的網路甚至無法處理基本的支付。 比特幣大會進一步刺激了他。

就在那時,Café Soleil 的時刻發生了。

歷史突破的證明

想像一下:10,000 人試圖就某事發生的時間達成一致,每個人都在互相喊話,場面一片混亂。

這基本上就是比特幣的運作方式。 但比特幣的問題遠不止噪音那麼簡單。

比特幣每10分鐘創建一個新區塊,這是安全性和速度之間的謹慎平衡。 速度太快,網路可能分裂成相互競爭的版本; 速度太慢,交易耗時太久。 這種 10 分鐘的節奏意味著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約 7 筆交易。

相比之下,Visa 平均每秒處理約 24,000 筆交易。

真正的問題在於,在一個擁有全球數千台計算機的分散式系統中,沒有中央時鐘。 每台電腦的時鐘運行略有不同。 網路消息傳輸需要時間。 事件的發生順序因觀察者的位置不同而顯得不同。

數千台比特幣計算機大部分時間都在爭論一些基本問題:「這筆交易是在那筆交易之前發生的嗎?」「這個區塊是什麼時候創建的?」「哪個版本的區塊鏈是正確的?」

加入的計算機越多,爭論就越激烈。

亞科文科有了一個想法:如果不需要爭論時間呢?

如果區塊鏈內置了一個無法偽造的時鐘會怎樣? 每筆交易都會自動獲得一個時間戳,每個人都可以獨立驗證。

不再需要數千台計算機不斷互相發送消息以達成時間共識,它們只需查看同一個不可偽造的時鐘,就能立即知道事件的順序。

不再有無休止的來回消息,只需一個保持完美時間的加密秒表。

他稱之為「歷史證明」(Proof of History)。

用計算替代爭論。 不再需要成千上萬關於時間的對話,只需查看時鐘。 簡單明瞭。

打造 Solana

憑藉這一突破,亞科文科在 2018 年與格雷格·菲茨傑拉德(另一位高通資深人士)和拉傑·戈卡爾共同創立了 Solana Labs。 名字來源於他們經常在加州Solana海灘衝浪的經歷。

聯合創始人會早上起來衝浪,騎自行車去工作,編碼一整天後回到海灘。

他們在 2018-2019 年的加密寒冬中構建專案,當時資金稀缺,熱情消退。 但亞科文科認為這是一個優勢。 他們可以專注於工程而無需面對炒作和壓力。

「那就像殺死恐龍的隕石撞擊。 確實是加密寒冬,你看到很多團隊解散了。 我們一直比較保守,從未籌集大量資金,我們的發展空間只有大約兩年,所以我們總是想著『我們必須儘快把這件事做好,真正專注於我們認為會有所作為的關鍵產品。』」他回憶道。

團隊不僅僅構建了歷史證明,還創造了一整套支援高輸送量的創新生態系統:

Sealevel:一個並行智慧合約運行時,通過預聲明交易將涉及的帳戶,允許區塊鏈同時運行多筆交易。

Turbine:受 BitTorrent 啟發的系統,使用擦除編碼和隨機加權樹在網路上傳播交易數據。

Gulf Stream:一個無記憶體池的交易轉發系統,在區塊生成之前就將交易發送給未來的領導者。

Cloudbreak:一個為高併發訪問設計的水準帳戶存儲系統。

每一項創新都針對不同的瓶頸。 它們共同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東西:一個隨著規模擴大而變得更快的區塊鏈。

2020 年 3 月 16 日,世界一片混亂。 股市崩盤,國家封鎖,初創公司紛紛倒閉。 亞科文科選擇在這一天推出Solana。 幾個月內,事實證明他選了一個完美的時機,推出了世上最快的區塊鏈。

到 2020 年底,Solana 處理了 83 億筆交易,創建了 5400 萬個區塊,並吸引了 DeFi、遊戲和 Web3 領域超過 100 個專案的集成。 驗證者節點已擴展到全球 300 多個,這對於一個成立不到一年的網路來說,這令人印象深刻。

開發者們開始構建在較慢區塊鏈上不可能實現的應用。 高頻交易系統、實時遊戲和社交媒體平臺首次在區塊鏈歷史上成為可能。

中斷歲月

成功帶來了新的挑戰。 Solana 的高輸送量使其成為對抗性流量的目標,從而暴露了其系統性弱點。

2021年9月14日:Grape IDO期間的交易激增導致網路分叉,停機17小時。

2022 年 5 月 1 日:NFT 「盲鑄」機器人導致共識崩潰,網路離線 7-8 小時。

2022 年 5 月 31 日:離線交易處理中的一個錯誤導致 4.5 小時的停機。

2022 年 10 月 1 日:一個配置錯誤導致 6 小時的停機。

批評者指出,這些事件證明Solana為了速度犧牲了去中心化。 其單體設計意味著一旦出錯,後果嚴重。

團隊通過系統性改進做出回應:更好的去重處理、改進的隨機數處理、修復分叉選擇錯誤,以及引入 QUIC 協定以提高網路可靠性。

2022 年 11 月,Solana 面臨最大的考驗——FTX 崩盤。

山姆·班克曼 - 弗裡德(Sam Bankman-Fried)曾是 Solana 最著名的支援者之一。 當他的交易所 FTX 轟然倒塌時,恐慌迅速蔓延。 投資者認為任何與 FTX 相關的東西都會失敗,Solana 的代幣價格應聲暴跌,人們爭相拋售。

Solana 社區沒有坐等別人來解決問題。

FTX 控制著一個廣受歡迎的交易平臺 Serum,許多 Solana 用戶依賴它。 當 FTX 崩潰時,這個平台實際上成了「孤兒」,無人知曉它的命運。

幾小時內,Solana 的開發者和社區成員迅速採取行動。 他們複製了 Serum 的所有代碼,創建了一個完全獨立於 FTX 的版本,名為 OpenBook。

技術術語叫「分叉」,即創建了一個功能相同但沒有問題擁有權的新版本。

在整個危機期間,Solana 本身從未停止運行。

儘管價格暴跌,恐慌蔓延,區塊鏈仍在持續處理交易。 沒有停機。 沒有技術故障。

與傳統公司因CEO被捕而可能崩潰不同而Solana的規模已經超過了任何支援它的個人或公司。 這項技術和社區可以獨立生存。

未來願景

44 歲的亞科文科打造了非凡的成就,同時保持了工程實用主義與加密理想主義的獨特結合,這是成功區塊鏈創始人的標誌。

他宣導「合理規則」,例如立法者應該在監管該技術之前嘗試使用它。

奇怪的是,儘管希望有對加密貨幣友好的政策,他卻反對特朗普提出的政府加密儲備計劃。 他認為這過於中心化,這種原則性立場讓人懷疑他是否適合政治。 他更希望看到創新自然蓬勃發展,而不是讓官僚控制數字貨幣,即便這些官僚恰好喜歡他的區塊鏈。

他的終極願景是將 Solana 轉變為全球金融的支柱,讓資訊傳播像新聞一樣快。

儘管 Solana 與乙太坊在所謂的「區塊鏈戰爭」中直接競爭,亞科文科卻拒絕部落思維。 他堅稱不同區塊鏈可以共存並互補,而不是你死我活。 這種成熟的視角在加密行業中令人耳目一新,這個行業里常有人因細微技術差異預測競爭協定將「歸零」。

亞科文科利用一個事後看來顯而易見但之前無人破解的洞察,構建了全球最強大的分散式計算機之一——將時間本身變成區塊鏈數據結構。

他的個人凈資產估計在5億至8億美元之間,財務上的成功讓他能夠專注於構建而非財富積累。

但這種認可正開始以金融領域最重要的形式出現:他人的資金。 目前,四家上市公司的公司金庫中持有價值超過 5.91 億美元的 Solana 代幣,其中 Upexi 領銜,僅用四個月就積累了 190 萬枚 SOL 代幣。 SOL Strategies 採取了更為系統的美元成本平均法。 Classover Holdings 宣佈計劃投資 5 億美元 Solana,而特朗普提出的美國戰略加密貨幣儲備將 Solana 與比特幣和乙太坊一起列為戰略資產。 當上市公司開始像對待國債一樣對待你的區塊鏈代幣時,你可能已經構建了一些真正重要的東西。

機構採用表明,亞科文科將Solana作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願景或許並不遙遠。 佛蘭克林鄧普頓和富達等資產管理公司正在申請Solana現貨ETF,企業選擇SOL作為金庫儲備的邏輯與持有BTC或ETH相同:它是一種價值儲存,同時可能為未來金融系統提供動力。

如果那個在 Café Soleil 的沮喪夜晚真的促成了讓金錢以光速流動的突破,企業財務負責人已經開始注意到了。

查看原文
4,438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