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技术党的福音,模块化的胜利?
2025年11月11日,Injective 激活了原生 EVM 主网升级,成为首个在 Cosmos 生态中提供完全原生 EVM 执行的区块链。
这次升级的意义很重大,对开发者、用户、机构的使用体验都有着质的提升:
🔹开发者首次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访问原生 EVM 和 WASM 创新技术,实现无缝共存,且性能毫不妥协。
🔹用户未来将以更低的门槛,访问更多 dApp、交易更多资产。
🔹机构可以通过利用 Injective 的 RWA 模块快速代币化和发行资产。
这种技术层面上的变革,是区块链能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听上去好像跟咱们没啥关系。其实举个例子就能大概明白,这种升级是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了区块链的使用门槛。
我以前在一篇「区块链纯纯纯新人入门」的文章里面把不同的链比作不同的国家,其实国家与国家也有分类,按语种分类的话,比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闪含语系等,咱们平时能接触到的比如印欧语系里的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罗曼语族「法语西班牙语」汉藏语系里的中文「包括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等。这些语言体系划分也很有意思,同一个语系语族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同语系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相对独立。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再搜索一下世界语言分类,这里就不做展开。
那么相对的,区块链按照底层架构和技术路线,也可以分为EVM 系、Solana / SVM 系、Cosmos 系(Cosmos SDK + Tendermint/CometBFT)、Substrate / Polkadot 系等。这些派系平时基本上都是独立的,咱们日常交互使用最多的就是EVM系,主要代表包括ETH主网,BSC链,Base链等等,然后SOL/SVM系大家也比较熟。
Injective MultiVM 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多语种国家式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区块链中的新加坡,这样类比一下发现越来越有意思:
🔹新加坡目前主要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Injective 的 MultiVM未来会兼容EVM + CosmWasm;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 + 贸易中转枢纽,Injective 是链上 DeFi 金融中转枢纽(衍生品、现货、永续合约、RWA),MultiVM 的推进,会让更多金融机构和项目方入驻 Injective,开发者可以用熟悉的工具(如 Solidity for EVM 或 Rust for SVM)构建 dapp;
Injective MultiVM 的本意是打造一个什么生态的人都能来、什么语言的合约dapp都能运行、什么资产都能交易的复合虚拟机,跟我一个英语不太好的人去新加坡都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一样,直接去就行。
Injective 的架构创造了一个强大的良性循环:更低的开发门槛能有效吸引开发者开发更多的去中心化应用,更低的使用门槛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推动更高的使用率和流动性,提高应用的使用率和收入,进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用户,形成飞轮效应。讲真,如果不是一开始的模块化设计,想做 MultiVM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还挺难的。
9,680
23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