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提Balancer的事情,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没记错的话,是第五次了。既然今天有小伙伴问了,就顺便说下。Balancer是DeFi兴起时代最早期的玩家之一,甚至早于Uniswap V2,跟aave时间差不多。2020年上半年,在Balancer一推出时候就玩过,当时使用频繁,印象也深。 而Balancer协议的安全事件,并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五次,这次损失超过1亿美元,主要是涉及V2池的访问控制漏洞(manageUserBalance函数的权限验证问题)。攻击者通过伪造身份执行内部提款。如果回顾前几次的安全事件,第一次是通缩代币漏洞(攻击者利用闪贷操纵STA代币,每笔转账烧毁1%,耗尽池子兑换ETH、WBTC等);第二次是Euler事件影响,Balancer的bb-e-USD池持有Euler的eToken,在Euler遭闪贷攻击时资金被转移。 第三次是,V2池精度漏洞。攻击者通过舍入误差操纵BPT供应,利用闪贷放大。第四次是,DNS劫持攻击。攻击者通过EuroDNS漏洞劫持balancer. fi域名,重定向用户到钓鱼站点,使用Angel Drainer合约窃取资金。而这次,则是利用V2访问控制漏洞攻击,攻击者绕过权限检查,伪造提款。 Balancer频繁遭受攻击,除了是defi行业本身的问题,也是Balancer自身的技术债务问题。Balancer在产品和协议创新(多资产加权池/Boosted Pools外部借贷集成等)的同时,增加了协议的复杂度,并扩大被攻击的表面(如通缩代币、精度误差、访问控制、DeFi可组合等)。 在迭代升级过程中,从V1到V2,往往更看重迭代和功能扩展,而不是彻底审计。有些漏洞是基本错误,如这次权限验证的问题,而不是高级攻击。DeFi行业应该把安全放第一位,而不是重增长(如TVL/交易量/激励)。2025年的DeFi攻击很大部分都是源于访问控制/重入,这个现象也值得其他DeFi协议重视。 在市场脆弱的时候,任何负面事件都会削弱对行业的信心,DeFi是加密领域少有的产品和需求匹配的领域,而同时又是有危险环生的领域,DeFi的野蛮生长逐渐走向尾声,最终要转向注重安全的成熟领域。 对于散户来说,最重要的启示,参与DeFi要适度,要留有余地。高收益很美,但也有刺。
3.9萬
10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