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說說Zama吧,閃亮的FHE之子
那麼今天這期來講講FHE與ZK兩種信任模型的戰爭吧
也是很少有人會仔細講到的點
加密世界裡的兩種信任哲學
如果說密碼學是一場關於“信任”的革命,那麼 ZK(零知識證明) 和 FHE(全同態加密) 就是這場革命的兩種派別。
ZK 代表的是一種“證明式信任”:我做完計算,然後向你證明我算對了,但我不告訴你我是怎麼算的。
FHE 則是“加密式信任”:我連計算的過程都不想讓你看到,你只拿到結果。
前者說的是:“相信我算對。”
後者說的是:“你根本看不到我在算什麼。”
聽起來只差半步,實際上是兩套完全不同的世界觀。
ZK 是透明世界裡的隱私;FHE 是黑盒世界裡的秩序。
ZK:證明的力量
ZK(Zero-Knowledge Proof)是 Web3 過去五年最閃耀的密碼學明星。
它的魔力在於:讓一方在不透露數據的情況下,證明某個陳述是真的。
舉個例子:
你可以證明“我錢包裡有 1 ETH”,而不需要展示錢包餘額。
在區塊鏈世界裡,這太實用了。
ZK 的邏輯是典型的「公開證明,私下計算」——
算是在自己電腦上做,
證明結果放到鏈上,
別人一驗就知道對不對。
於是就有了 zkRollup、zkVM、zkEVM 等整個產業。
ZK 解決的是**“我能信任計算的正確性嗎?”**的問題。
它的核心是驗證效率高。
驗證只要幾毫秒,證明生成可能要幾秒,但一旦生成,全世界都能快速確認。
這非常適合公鏈、交易所、橋等場景。
但它的缺點也明顯:
數據必須“提前可驗證”——一切都要編進證明電路。
不支持真正的“保密計算”——數據本身最終是要公開驗證的。
擴展複雜度高——電路一複雜,成本指數級上升。
一句話總結:
ZK 是加密世界的“公證處”,它保證你算得沒錯,但別人都能看見你在證明。
FHE:黑盒計算的野心
相比之下,FHE(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是另一種野心。
它不是證明你算對了,而是直接讓你在密文上算。
你把數據加密成一團沒人能讀懂的密文,
但這團密文仍然可以被計算,比如加、乘、取平均。
最終結果解密後,跟“明文運算”的結果一模一樣。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可以完全在加密狀態下運算。
服務器、合約、AI 模型都不知道自己在處理什麼數據。
這是一種徹底的信任消除。
沒有中間人、沒有洩露風險、也不需要證明。
但代價也大得驚人:
每次運算都慢如蝸牛,自舉(bootstrapping)消耗巨大。
過去十年,FHE 幾乎都卡在性能瓶頸。
直到 Zama @zama_fhe 的出現
他們通過“可編程自舉”和“fhEVM”,
開始讓 FHE 從概念走向實用。
ZK 在追求驗證的速度;
FHE 在追求隱私的純度。
性能與邊界:誰更接近現實?
在性能上,ZK 暫時贏得漂亮。
驗證快、生態成熟、基礎設施已經成型
(zkSync、StarkNet、Scroll等L2)。
FHE 還處在“20 TPS”的早期階段。
但在隱私完備性上,FHE 是更徹底的方案。
ZK 依舊要暴露部分計算邏輯才能證明,
而 FHE 可以讓整個計算都在密文中完成。
那麼它們的結合體是不是終極殺器?
混合體:zkFHE,未來可能的終極隱私形態
ZK + FHE 的組合(也被稱為 zkFHE),
正在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新研究方向。
這套模型的邏輯是:
用 FHE 做隱私計算,讓數據在密文中運行;
用 ZK 證明計算確實正確,防止欺騙。
就像保險櫃裝上攝像頭——
你不知道裡面在幹嘛,但可以確認它幹對了。
這能同時解決兩大難題:
FHE 太慢 → 用 ZK 驗證可簡化;
ZK 不夠私 → 用 FHE 補全隱私。
Zama @zama_fhe 自己其實也在這個方向探索:
fhEVM 裡保留了符號執行、協處理器驗證、可證明執行的接口,
為未來的 zkFHE 鋪下了系統級的接口。
這是信任與隱私的終極融合:
一個“可驗證的密文世界”。
查看原文
7,501
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