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教父 Andre Cronje 的「金融秩序自我維繫」的鏈上實驗——FlyingTulip @flyingtulip_,由@AndreCronjeTech 創立的全棧鏈上交易所dex,項目核心創新包括:具有永久贖回權的 FT 代幣、收益驅動的回購銷燬機制、delta 中性的 ftUSD 穩定幣(8-12% APY),以及無需預言機的混合 AMM+CLOB 交易引擎。9月份剛完成2億美元私募(@10億美元 FDV,$ft 單價0.1u),背後是 @BHDigitalAssets、@coinfund_io、@DWFLabs、@FalconXGlobal、@Lemniscap 等一線資本。 現計劃通過公募再籌8億,Impossible Finance 可獲取早期公開募資白名單,與機構輪一樣的條款,也是@10億fdv 投資亮點如下: 1、永久贖回權(Perpetual PUT):所有一級投資者(私募和公募)在沒有Withdraw之前可隨時贖回原始本金,無需治理批准或鎖定期 2、零團隊預分配:沒有預挖礦或初始團隊分配 3、收益驅動模型:募集資金產生約4% APY(~4000-4400萬美元/年),優先支付運營成本(~50萬美元/年),剩餘全部用於 FT 回購銷燬 投資人最初拿到的不是代幣,而是一種帶贖回權的合約(investment contract),可以理解為 SAFT + PUT 的混合體。 默認狀態是Hold,之後可以二選一: Exit:贖回本金,對應的 FT 被銷燬 Withdraw:領取可流通 FT,放棄贖回權,由協議拿出等值資金回購並銷燬 募集資金分層管理: -「備用金」,應付贖回 - 放在 Aave、sUSDe 等低風險協議賺收益 - 配置 ETH、SOL、AVAX 等質押資產 這讓 Flying Tulip 更像一家有償付力、會通縮的鏈上金融機構。當出現大量贖回,系統會依次動用備用金、撤低風險頭寸、退出質押資產。流動性可能放緩,但不會斷裂。 當然,風險不會消失——只是遷移。底層協議若出現壞賬或市場動盪,系統也可能短暫失衡。 但這,正是“去中心化央行”的真實考題。 補充下 @AndreCronjeTech 的背景,Yearn Finance 知道吧?當年DeFi之夏的引爆點,和FT一樣的作風,無預挖,無團隊分配,無VC優先權,由AC自費 $51,000 開發,$YFI 價格一度超過比特幣,市值超20億美元,當時啟發了無數項目採用公平發射的模型,標準化了“設置即忘記”的被動收益策略,同時也是ve3,3的首創,目前是Sonic Labs(前Fantom)的 CTO,一己之力將Fantom從瀕死的ICO轉型為高性能L1… 但同時,AC也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多次戲劇性退出,多次安全事故,多次與社區對噴…這次新項目名字叫flying tulip(鬱金香,人類第一個金融泡沫),如此個性有展望的名字確實很符合他瘋批的形象 在我看來,他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或惡棍,但他絕對是加密精神的化身——激進、混亂、有缺陷,但不可否認地具有變革性。在加密世界,最偉大的創新往往來自最不完美的人。無論你愛他還是恨他,你無法忽視他對 DeFi 歷史進程的深刻影響。 那朵曾經墜落的鬱金香, 也許這一次,真的能飛起來~ //第一次用ai給畫了配圖,以示敬意
查看原文
8,253
1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