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 L1 都會轉向以太坊嗎? (Will All L1s Move to Ethereum?) 經營航空公司,而不是機場 ✈️ 機場 vs 航空公司 - 角色分工 • 獨立 L1 = 直接經營機場(安全·記錄·管制全部),每年數百億韓元的安全費用 • 以太坊 L2 = 使用共享機場,只需經營飛機即可 • 以太坊僅處理共識·數據可用性,L2 僅負責執行 • 安全預算:以太坊 $125B 的質押 vs 獨立鏈數百萬至數千萬美元 技術升級改變了格局 • Dencun (2024.3) → 引入 blob,L2 數據成本降低 95% • Pectra (2025.5) → blob 容量從 3 增加到 6,運營利潤率突破 90% • Rollup 每日運營費用從 $100 萬降至 $13 萬至 $20 萬 • Base 每日收入 $10 萬,Arbitrum 每日收入 $5 萬,確保可持續模型 實際遷移案例 • Ronin:在 9 個驗證者體系中被黑客攻擊 $600M → 轉向 zkEVM L2,繼承以太坊的數十萬驗證者安全 • Celo:每年 $15~25M 的驗證者獎勵支出負擔 → 轉向 L2 後成本降至數千美元,TVL 從 $100M 擴大流動性接入 • Lisk:堅持 JS 區塊鏈而孤立 → 採用 OP Stack 後立即吸收 EVM 生態系統 L2 會殺死以太坊?正好相反 • L2 交易 = 最終以太坊結算,blob 手續費·證明驗證導致 ETH 燒毀增加 • Linea 燃燒 20% 的 ETH 手續費,Taiko 燃燒 423 ETH + 283 ETH 小費貢獻 • 即使 L2 達到 250+ TPS,以太坊仍是最終權威 = 在保持去中心化·安全的同時,處理量成倍增加 • 像 AWS 一樣,成本下降 → 需求上升 → 總收入上升的結構 流動性整合與未來 • 獨立 L1 需要數月到數年的時間來進行流動性啟動,L2 可立即接入以太坊 $500B+ 的流動性 • 正在通過 ERC-7683(通用意圖)、ERC-3770(鏈上地址)等改善跨鏈用戶體驗 • 7 天提現問題由基於意圖的協議(Across, Everclear)進行抽象化 • 最終目標:Base↔️Arbitrum 的轉移感覺像是一個網絡的體驗 不要建機場,讓飛機飛起來 出處 (Decentralised)
查看原文
4,685
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