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我們嘗試把「身份 + AI + DeFi + 安全恢復」串起來,看看五個項目如何拼成一條可落地的閉環 @UXLINKofficial 的 $UXLINK 受到多籤被攻,價格從0.3到0.07再到0.17,短期波動劇烈,但動作非常快: 1、黑前快照,合法持有者鎖定1:1替換(總計約479M) 2、CEX側審計餘額、剔除黑客充值,集中清算被盜份額 3、新合約上線,1B固定供給,移除mint/burn,合約審計就位 4、鏈上兌換入口 ~5天開放,凍結資金將轉回給真實用戶 硬核的同時也有待答的問號:鏈上黑後買入的、黑後恐慌賣出的怎麼覆蓋?團隊說是分步處置、先穩主幹再補邊角,真正考驗在於執行的順滑度與補償設計的公平性。關注:快照 → 兌換 → CEX清算 → 凍結追蹤,全流程透明度決定後續市場信心 @defidotapp 把移動端 DeFi 做到「一鍵上手」,$HOME 的節奏很穩: 郵箱登錄即生成錢包,做一次 swap 就能拿 $1,000 HOME bonus 排行榜還在走,Season 2 10/10首輪領取,Season 3的氣息越來越濃 Web3 on the go 的範式利於擴散,輕運維+輕教育,把門檻壓到地面 如果你在找熟悉入口、想讓朋友少踩坑,這就是能帶進來的一扇門 @OpenledgerHQ 正在給 AI 裝上「出處與分賬」的底層骨架,Infini-gram 讓輸出可回溯到數據來源,貢獻者按使用結算,產出可審計、可解釋、可分潤。結合 $OPEN 的進展(Bitkub上架、Uphold夥伴、Browser擴展、白皮書拆解),知識本身變成可編程資產,數據-模型-推斷都有鏈上歸屬與元數據,AI從黑箱走向可組合模塊,給金融、研究、內容工廠提供真正的可信度管線 @Infinit_Labs 的 INFINIT V2 則把「多步策略」變為「單流執行」: 14+ 預設策略覆蓋換幣、槓桿、質押、農耕,事前可見用到的協議、預期與風險 20+ 專用Agent自動處理時機、跨鏈與最優執行,後臺跑繁瑣操作,前臺只管策略 鎖 $IN 拿到權限與治理,Season 2/ Kaito 的更新密集發佈,體驗從暗黑級難度降維到「自助機」級別 做空、套保、循環、空投耕作都更像流水線,減少錯點與重複勞動,節省的是時間與失敗成本...
查看原文3,457
7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