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 @token2049 正在啟動,數百家穩定幣發行商將來到這裡出售他們的「獨特」美元。但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以大規模方式積累流動美元儲備嗎? 1968年,新加坡推出了亞洲美元市場,以與倫敦的歐元市場競爭。香港最初抵制,然後在18年後瘋狂追趕,當他們意識到新加坡正在搶走他們的市場。 香港錯過了什麼:所有主要的金融創新都是從離岸開始,然後在成功後被複製到岸上。 歐元市場: 始於1950年代的倫敦,因為蘇聯銀行需要在美國管轄範圍外持有美元。倫敦的銀行提供更高的利率,因為它們不受聯邦儲備的規範約束。 結果:到1970年代,美國銀行的市場份額正在下降。聯邦儲備不得不放鬆國內市場的管制,以便與倫敦創造的離岸市場競爭。 信用違約掉期: 在1990年代的倫敦較輕的監管環境中發展起來。美國銀行不得不通過倫敦的子公司進行交易,直到美國監管機構調整他們的框架。 模式總是相同: → 離岸中心承擔監管風險以促進創新 → 創新在建立的抵抗下證明成功 → 岸上中心失去市場份額,最終複製該模式 → 開始時的「監管套利」成為全球標準 快進到2025年,穩定幣也在發生同樣的事情。 Tether 在2014年從英屬維爾京群島推出 USDT 時並未徵求任何人的許可。 現在 Circle 的「受監管」USDC 和每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都遵循 Tether 在離岸開創的道路。 DeFi 協議並未等待批准。他們在去中心化的司法管轄區建立了自動化做市商和收益農業。現在摩根大通正試圖創造「受監管的 DeFi」。 獲勝的策略?首先完全離岸,證明創新有效,然後在其他人爭相追趕之後將其帶回岸上。
查看原文
949
3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