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Ledger: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區塊鏈機構研究報告 @OpenledgerHQ 作為下一代 AI 基礎設施區塊鏈,結合了以太坊 L2 的可擴展性和 AI 開發所需的可追溯性和獎勵機制。核心創新是 PoA(歸屬證明)框架和 Datanets,使提供數據、模型和計算資源的貢獻者能夠獲得透明且可驗證的獎勵。這是解決 AI 開發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數據來源不透明和獎勵不平衡”的嘗試。 從技術上講,OpenLedger 是基於 OP Stack 的 L2,並集成了 EigenDA 以確保數據可用性。通過這一點,實現了每秒處理 100 到 2000 筆交易,手續費低於 1 美分,存儲成本比以太坊便宜 90% 到 99%。此外,通過 OpenLoRA 技術,可以在消費級 GPU 上同時運行超過 1000 個 LoRA 模型,每秒生成超過 2000 個代幣,並將延遲降低到 20 到 50 毫秒。這使得 AI 應用的大規模實時部署成為可能。 Datanets 是 OpenLedger 的核心價值主張。作為一個基於社區的數據協作網絡,每個貢獻通過密碼學哈希和時間戳進行記錄,並通過影響函數測量對模型性能的貢獻程度。由此,基於使用量自動進行獎勵的“可支付 AI”模型成為可能。這為貢獻者提供了比傳統集中式平臺更公平的所有權和獎勵。 代幣經濟學也對此提供了支持。總發行量為 10 億個 OPEN 代幣,作為支付手續費、治理(GOPEN 轉換)、網絡驗證和獎勵分配等多用途工具使用。超過 50% 的總量分配給社區,團隊和投資者的份額遵循長期歸屬結構。還設計了通過手續費銷燬和削減懲罰實現的通貨緊縮機制。然而,與 800 萬美元的初始融資相比,7.7 億美元的 FDV 被視為過熱信號,預計在 2026 年後的大規模解鎖可能成為價格壓力因素。 在競爭格局中,Bittensor、Ocean Protocol 和 SingularityNET 等項目正在競爭。Bittensor 擁有強大的網絡效應,但數據貢獻獎勵機制不足。Ocean 提供保證數據隱私的市場,但缺乏學習整合。SingularityNET 在服務和代理提供方面具有優勢,但沒有涵蓋整個生命週期的貢獻獎勵。OpenLedger 通過覆蓋從數據收集到模型部署的全過程,尋求差異化。 然而,目前仍處於測試網階段,...
查看原文
2,401
5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