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敏感度往往先於數據,很多時候不用看報表就能察覺到熱度的冷暖。再把數據攤開一看,果然如此——整個輔助交易工具的日收入幾乎是“腰斬”。
#Axiom 、#Photon、#GMGN 這類交易輔助類工具,過去還是增長的代名詞,如今短短幾日,收入直接跌落到$50K甚至$1M區間之間。和 Jupiter、Raydium 這些主場景應用相比,差距迅速拉開,說明用戶在行情波動下的支出意願正在快速收縮。
這背後反映的不僅是個別項目的問題,而是整個市場的結構性特徵:
1、剛需與可選的分別 —— 錢包、聚合器、DEX 屬於基礎設施,需求剛性,哪怕有跌幅,收入基數仍然穩固;而交易工具、機器人類則是錦上添花的消費,一旦市場情緒降溫,最先被砍掉。
2、流量與變現的失衡 —— 工具類平臺再多流量,如果沒有強綁定交易行為,營收彈性會很大。
3、市場進入“謹慎期” —— 當數據側面印證這種趨勢時,說明用戶已在用腳投票:願意付費的只剩下高頻、剛性需求。
查看原文
3,767
14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