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os 公鏈的行業觀察與分析 從 2017 年入圈到現在,我見證了太多公鏈的起起落落。當初 EOS 號稱百萬 TPS,結果呢?Solana 宕機成了家常便飯,Avalanche 也曾風光一時。但 Aptos 不一樣,它讓我看到了一些真正不同的東西。 我記得第一次瞭解 Aptos 時,是因為它的創始團隊背景——來自 Meta 的 Diem 項目。說實話,當時我是有些質疑的,畢竟 Diem 項目最終夭折了。但深入瞭解後,我發現這恰恰成了 Aptos 的優勢。 1. Aptos 的技術與監管優勢 技術層面的"降維打擊" Block-STM 並行執行技術確實是個突破。我之前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在網絡擁堵時,以太坊轉賬要等幾分鐘,手續費還貴得離譜。而 Aptos 上,同樣的操作 0.1 秒就完成了,手續費只有 0.00011 APT(大約 0.0005 美元)。 這種體驗差距不是漸進式改進,是質的飛躍。難怪 Polygon、Monad、Sei 這些項目都在"借鑑"Aptos 的技術架構。說白了,就是 Aptos 做對了,別人在跟風。 監管層面的先發優勢 今年 6 月,Aptos CEO Avery Ching 在美國國會作證這件事,在圈內討論度很高。我仔細看了作證內容,他提到的三點很關鍵: Aptos 是美國本土公司 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 等華爾街巨頭已經在 Aptos 上部署資金 呼籲明確代幣監管政策 這不是簡單的遊說,而是在參與規則制定。想想看,當監管靴子落地時,哪些項目能快速合規?答案很明顯。 2. 機構資金、穩定幣與生態發展 機構資金的"用腳投票"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BlackRock 在 Aptos 上管理超 5 億美金基金 Franklin Templeton 投入 4 億多貨幣市場基金 Apollo 把私人信貸產品搬到 Aptos 上 PACT 協議已發行超 10 億美元資產 這些都是受 SEC 嚴格監管的機構,它們的選擇絕不是隨意的。機構資金向來謹慎,能讓它們押注的項目,技術和合規能力都必須過硬。 穩定幣賽道的天然優勢 今年 Aptos 上穩定幣市值增長了 85.9%,達到 12 億美元。USDT、USDC 的原生部署,加上 USDe 的推出,讓 Aptos 成為了穩定幣樞紐。...
查看原文
2.29萬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