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 的成長與實用性分析 說起 Polygon,我想起了 2021 年那個瘋狂的牛市。 那時候大家都在抱怨 Ethereum 的 gas 費太貴,動不動就幾十美元一筆交易,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我記得當時想在 Uniswap 上換個幣,光是授權就要花 20 美元,真正交易又要 30 美元,簡直是搶錢。 就在那個時候,Polygon 橫空出世了。 1. Polygon 的初體驗與發展軌跡 當時它還叫 Matic Network,我第一次用的時候簡直驚呆了——同樣的操作,在 Polygon 上只需要幾分錢的手續費,而且速度快得飛起。那種感覺就像從擁堵的市區高速路突然切換到了空曠的鄉間小道。 現在回過頭看,Polygon 的發展軌跡真的很有意思。 大家都在爭論各種新鏈是不是真正的 L2,技術路線誰更先進,ZK-rollup 還是 Optimistic rollup 更有前途。但 Polygon 就像那個默默耕耘的老實人,專心做好支付這件事。 你知道嗎?現在 Polygon PoS 上已經有超過 2.19 億活躍用戶,處理了 25 億筆交易。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想想看——這意味著全世界有超過兩億人在使用這個網絡。 2. Polygon 的技術升級與實際應用 最近 Polygon 完成了從 MATIC 到 POL 的代幣升級,99% 的遷移已經完成。這不僅僅是換個名字那麼簡單,POL 現在承擔著更多功能——既是 gas 代幣,也是質押代幣,還能用於跨鏈交互。 更有意思的是,Polygon 的 Heimdall v2 升級把交易確認時間從 1-2 分鐘縮短到了 5 秒。想象一下,你在 Starbucks 買咖啡,用 Polygon 支付,5 秒鐘就能確認,這已經接近傳統支付的體驗了。 我覺得這就是 Polygon 的聰明之處——它沒有追求最炫酷的技術概念,而是專注解決最實際的問題:讓普通人能夠負擔得起區塊鏈交易。 現在 Starbucks、Mastercard、JPMorgan 這些傳統巨頭都在用 Polygon,印度警方甚至用它來報案。這說明什麼?說明真正有用的技術,最終會被廣泛採用。 3. Polygon 的未來願景與價值思考 當然,Polygon 也在不斷進化。AggLayer 的推出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側鏈,...
查看原文
6,621
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