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Mantle Network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解釋@Mantle_Official ,我會說: 這是一個把區塊鏈變成“超級資金池 + 數字銀行 + AI 實驗場”的以太坊 Layer 2 項目。 很多人可能一聽 Layer 2 就覺得複雜,其實 Mantle 的邏輯很直白:它想解決“便宜 + 好用 + 有錢 + 有應用”這四個問題。 1. 為什麼說它“有錢”? 我覺得 @Mantle_Official最大的底氣,就是它手裏握著超過 40 億美元的 DAO 資金池。 很多新興區塊鏈就像是剛開業的小餐館,預算有限,請不起明星大廚,還要精打細算。而 Mantle 就像是背後站著大財團的連鎖餐飲集團,錢多到可以不斷給用戶發優惠券、補貼開發者,甚至請明星站臺。 再加上它累計融資近 6 億美元,這幾乎保證了它不會“燒不下去”,而是能持續推動生態。 2. 成本效率:便宜到離譜 Mantle 在技術上的殺手鐗是 EigenDA,這是一個超便宜的數據可用性方案。 如果把區塊鏈比作寄快遞,其他 Layer 2 每寄一批包裹可能要幾美元,而 Mantle 只要 $0.00017。 這種成本優勢讓 Mantle 在“卷價格”的賽道上,幾乎沒有對手。 3. Bybit 整合:自帶流量入口 我認為這算是 Mantle 的隱藏王牌。 大家都知道交易所 @Bybit_Official,全球日交易量在 30–250 億美元之間。Mantle 跟 Bybit 深度綁定,連自家代幣 $MNT 都能用來做 交易費折扣、VIP 等級。 這就好比你開了一家超市,還自帶支付寶、微信支付入口,流量和場景天然打通了。 4. Mantle 想做的“流動性鏈” 很多人把 Mantle 簡單當成 Layer 2,但我覺得它的野心遠不止於此。它提出了“流動性鏈”的概念: 🔸不是只做一個便宜的高速公路(傳統 L2 的定位)。 🔸而是要做一個 金融中樞,把 DeFi、CeFi、RWA(真實世界資產)、AI 應用都串在一起。 比如: 🔸數字銀行:Mantle 正在研發 UR 銀行應用,你能在上面開一個多幣種賬戶,配套 Mastercard 借記卡,還能走 SWIFT/SEPA 轉賬。換句話說,就是一個鏈上版“Revolut/數字銀行”。 🔸AI+Web3:MantleX...
查看原文
2.44萬
69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