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仍然將比特幣、以太坊和索拉納視為競爭資產。
但我不想談論價格相關性或市值排名。
我想談談為什麼它們在根本上是不同的經濟系統,以及為什麼理解這一點比任何技術分析都更重要。
比特幣是數字黃金。以太坊和索拉納是數字石油。
這不僅僅是一個類比,而是解釋一切的結構性差異。
黃金經濟:比特幣的獨特價值主張
黃金有一個主要功能:價值儲存。圍繞黃金建立的一切都服務於這一核心效用。
比特幣完美地反映了這一點:
挖礦基礎設施:
• 每年超過200億美元的挖礦收入(類似於黃金開採行業的規模)
• 550+ EH/s 的哈希率保護網絡
• 15年內99.98%的正常運行時間
• 40多個國家的挖礦農場創造全球結算層
經濟指標(截至2025年7月):
• 2100萬的硬上限創造了程序性稀缺(與黃金的2%年通脹相比)
• 已經挖掘了1980萬(總供應的94%)
• 只有15%的流通供應在交易所(機構長期持有)
• 2.3萬億美元的市值,與黃金的15萬億美元總價值相比(約15%的滲透率)
但這裡重要的是:比特幣的經濟就止於此。
你不會將比特幣“精煉”成其他產品。你不會在比特幣之上建立製造過程。礦工保護網絡,機構儲存價值,經濟是完整的。
這不是限制 - 而是特徵。
石油經濟:以太坊和索拉納的無限效用表面
石油驅動一切。煉油廠將原油轉化為汽油、塑料、藥品、橡膠、瀝青。石油經濟不僅僅是開採 - 而是轉化。
以太坊和索拉納的運作方式相同 - 作為互補的生產層:
煉油層(質押經濟):
• 以太坊:質押3240萬ETH(約4000美元/ETH),每年產生約40億美元(截至2025年7月)
• 索拉納:質押超過4億SOL,年收益約7%。
• 兩者合併:超過100萬個驗證者保護兩個網絡
• 比特幣挖礦:每年約250億美元的成本(不是持有者的收入)
產品層(DeFi宇宙):
• 以太坊:820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DefiLlama,2025年7月)
• 索拉納:62億美元的TVL,並迅速增長
• 兩者合併的每日交易量:超過40億美元
• 2800多個活躍協議遍布兩個鏈
• 年協議收入:超過89億美元(與比特幣的0美元相比)
製造層(實際經濟活動):
• 借貸:Aave、Compound、Solend等的總額450億美元
• DEXs:Uniswap的年交易量6500億美元 + Jupiter/Raydium的400億美元
• 代幣化:鏈上實體資產23億美元
• AI代理:使用ETH/SOL進行經濟身份和交易
數據講述了故事
收入生成(安靜的阿爾法):
比特幣網絡:每年約250億美元(所有挖礦成本,而非持有者收入)
以太坊網絡:每年約25億美元的費用 + 40億美元的質押獎勵 = 65億美元給持有者
索拉納網絡:每年約1億美元的費用 + 20億美元的質押獎勵 = 21億美元給持有者
但這裡有趣的是:比特幣的收入保護基層。ETH/SOL的收入被再投資於建立更多的經濟活動。
經濟速度(截至2025年7月):
• 比特幣:0.8倍速度(主要是長期持有)
• 以太坊:6.2倍速度(在DeFi、支付、應用中的活躍使用)
• 索拉納:12倍以上的速度(高頻交易、遊戲、支付)
開發者活動:
• 比特幣:47名活躍核心開發者
• 以太坊:生態系統中2400多名活躍開發者
• 索拉納:1800多名活躍開發者,增長最快
資本效率:
• 比特幣優化信任最小化
• 以太坊通過質押優化資本效率。
• 索拉納優化速度和成本效率
為什麼這改變了一切
不同的投資論點:
當你購買比特幣時,你是在押注:
• 機構對數字黃金的採納
• 在通脹環境中的價值儲存
• 網絡安全維持結算保證
當你購買ETH/SOL時,你是在押注:
• DeFi/Web3中的經濟活動增長
• 質押作為通縮機制
• 平台網絡效應在互補生態系統中複合增長
不同的風險輪廓:
比特幣風險:作為價值儲存的採納與其他資產(黃金、房地產等)
以太坊/索拉納風險:在保持互補優勢的同時執行建立經濟效用
不同的成功指標:
比特幣的成功 = 機構採納 + 結算量
ETH/SOL的成功 = 交易費 + 協議收入 + 開發者活動 + 生態系統增長
前進的道路
我們正在觀察不同經濟的成熟:
比特幣的路徑:數字黃金 → 企業財庫 → 主權採納 → 全球結算層 + 通脹對沖
以太坊的路徑:DeFi協議 → 代幣化資產 → 企業基礎設施 → 價值互聯網
索拉納的路徑:高頻應用 → 消費者採納 → AI經濟軌道 → 全球支付層
這不是競爭 - 而是專業化。
比特幣不需要DeFi。以太坊和索拉納不需要成為數字黃金。它們作為互補的生產層共同運作:以太坊提供安全性和可組合性,索拉納提供速度和成本效率。
平行:黃金與石油行業
石油公司不會與黃金開採者競爭。數據證明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經濟系統:
黃金行業經濟學:
• 全球黃金市值:15萬億美元的總價值
• 每年黃金開採:約3300噸(2500億美元的收入)
• 頂級黃金開採者(Newmont、Barrick):每年各自收入100-150億美元
• 主要功能:開採和儲存
• 經濟乘數:1.5倍(相對簡單的供應鏈)
• 最終用途:50%珠寶,40%投資,10%工業
石油行業經濟學:
• 全球石油市場:每年4000億美元的收入(與黃金的2500億美元相比)
• 每日石油生產:1億桶(每日超過80億美元)
• 石油煉油廠的增值:每桶加工15-25美元
• 經濟乘數:3.2倍(複雜的下游製造)
• 下游產品:數千種化學品、塑料、藥品
關鍵差異:
黃金開採公司提取並銷售。石油公司提取、精煉並啟用整個製造生態系統。
ExxonMobil(超過4000億美元的收入)不會與Newmont(120億美元的收入)競爭 - 它們服務於完全不同的經濟功能。
現在將這應用於加密:
比特幣挖礦 = 黃金開採(提取、安全、儲存)
ETH/SOL生態系統 = 石油精煉 + 下游製造
收入倍數完全匹配:
• 比特幣:每年250億美元(類似於黃金開採的規模)
• ETH/SOL合併生態系統: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的活動(類似於石油生態系統的規模)
最有趣的部分?我們在這些經濟中仍然處於早期階段。
比特幣的市值約為黃金的15%(來源:CoinGecko,世界黃金協會,2025年7月)。以太坊和索拉納的合併交易量約為全球金融市場的0.1%。
問題不是哪個贏。問題是這三個經濟體會變得多大。
查看原文
2,327
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