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還需要不少時間,而目前第一個接近投入生成狀態的RISC-V VM - PolkaVM(另一個是已經上了主網beta版本的@boundless_xyz zkvm也是基於RISC-V VM,只不過,他是更zk版本的VM),已經上線到KSM平臺(@polkadot 的先行平臺)。6月左右已經上線,目前是可以相對完整的兼容solidity 的智能合約開發,演示程序裡實現了Uniswap V2版本完整程序運行,並且兼容以及太坊工具鏈(Remix、Hardhat ),並可以與流行的庫集成。 在此基礎上,最近的一個重要更新是XCM-Precompile(XCM的預編譯,XCM是跨鏈傳輸協議的縮寫),支持在語言級跨合約調用,通過繼承或導入IXcm接口,將 XCM 功能直接集成到現有的智能合約中。這種方法使您能夠將跨鏈功能無縫嵌入到應用程序邏輯中。不管是構建 DeFi 協議、治理系統還是任何需要跨鏈協調的應用程序,都可以將 XCM 調用直接納入合約的功能中。而polkadot版本的RISC-V VM - PolkaVM應該隨著Polkadot Hub一起上線。 Polkadot 生態系統開發者@alice_und_bob 預測了一下後半年的roadmap和時間點(可能沒那麼絕對精確) -Polkadot 2.0 - Elastic Scaling (8月?) -Polkadot Hub - developer and user onboarding platform (10月?) - Polkadot Pay - mobile app (8月?) - DOT ETFs (通過與否最終是11月) - DOT Tokenomics 2.0 (還在討論ing) 他這個roadmap做的不錯: XCM-Precompile: PolkaVM live On kusama:
JAM是2.0之後,就是正在加速研發的,超過30多個團隊,不同編程語言,不同開發團隊來實現分散的JAM客戶端(基於JAM灰皮書協議來實現的)。 最早的ETH,是所有交易,要所有驗證人一起驗證一遍(這一部分其實可以看看以太坊黃皮書,還有一個更好的解讀版本 L2是讓鏈下一個更小的子集進行計算,通過兩種方式,一種L2是欺詐證明(發現有欺詐後重複執行交易代碼,來驗證),另一種L2是zk證明,無需重複計算,但需要用zk的比較貴的GPU來生成證明,鏈上只是驗證證明,而無需重複執行之前的交易轉化函數代碼。 早先的 @Polkadot 1.0 採用的是一種叫ELVES算法,不像ETH的欺詐算法,被動驗證,而是採用概率類型的算法主動驗證。@polkadot 2.0 時 驗證集,已經被包裝成一種叫Core的概念,core本質上是驗證集中的子集,2.0支持Agile Coretime ,也就是動態使用core,1.0一個鏈只能用一個Core,2.0即將上線後支持Agile Coretime,也就是一個鏈根據需求可以動態使用coretime(驗證子集數量),從而提升系統的服務負載。 那JAM則是在上面這些想法上基礎演化,出現了這麼多zk,op,智能合約,甚至普通的web2類無狀態應用,是否能近一步抽象服務好適應這些不同的應用模型呢,並且讓他們之間可組合交互。所以JAM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近一步做了抽象。 - 各種不同的 L2/平行鏈的東西現在被稱為 服務 - 區塊/交易的東西現在被稱為工作項或工作包 - 工作項屬於服務,而工作包是一組工作項 - 服務由三個入口點描述,其中兩個是 fn refine() 和 fn accumulated - 這兩個入口點的名稱正是該協議被稱為 JAM 的原因:連接累積機 (Join Accumulate Machine)。連接 (Join) 指的是 fn refine(),所有 Polkadot 核心都會為不同的服務並行執行大量工作。連接是指將數據提煉成一個較小的子集,然後傳遞到下一個階段。 - 累積是指將上述所有操作的結果累積到主 JAM 狀態 - 不同形態的服務被支持(op rollups,zkrollups,平行鏈,無狀態應用,智能合約) ETH時代是共享狀態的單列狀態機, @polkadot 1.0 時代是可互操作的概率分片機。 @polkadot 2.0時代 是Agile Coretime 機。 JAM時代則是Join Accumulate Machine (JAM) 還有好多細節特性,這裡只做了我理解到信息同步,更深入的瞭解為什麼,JAM可以做到持續運行的程序,而無需通過交易來調起程序,這類特性未來和DEFI結合會產生出什麼新模式產品?為什麼JAM可以做到運行非狀態類應用,比如JAM DOOM. 具體見視頻: 學習資料:
查看原文
1.92萬
26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