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穩定幣熱潮背後,到底誰在賺錢?
隨著合規穩定幣龍頭Circle上市,帶來了標杆效應,國內也開始紛紛關注起穩定幣。
各種穩定幣支付大會層出不窮,企業們各種組織學習,當然幣圈社區中也在積極討論,大儒紛紛辯經。
熱鬧背後,目前到底誰賺到錢了呢?
其實根據整體流程,穩定幣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分別有不同的角色可以賺到錢。
第一階段,申請牌照。
合規先行,目前大家都在香港申請牌照。
香港監管的最大問題是過於嚴苛,要求很多,很多公司不知道到底怎麼才能滿足監管的要求。
這個時候,律師事務所就先跳出來了,給申請牌照的公司們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幫助他們遞交材料、與監管溝通。
所以這個階段,律所先賺到錢了。
第二階段,構建技術。
合規和技術可以並行,很多公司是一邊申請牌照,一邊搭建技術系統,這樣牌照一旦通過,就可以立馬上線自己的穩定幣,搶佔先機。
如果等到牌照下來後再啟動項目,那就錯過了時間窗口期,遠遠來不及了。
做穩定幣支付還是挺複雜的,需要合規服務、資產管理服務、代幣發行服務、流動性管理服務、安全服務等等。
具體包括KYB、KYT、AML、訂單管理、地址管理、清結算、出入金、合約審計、鏈上安全等等。
但是傳統的Web2公司其實缺乏區塊鏈開發的相關經驗以及人才積累,因此需要和Web3技術服務公司合作。
因此,在這個階段,很多Crypto技術服務商也開始招攬客戶了,也直接獲得了收入。
第三階段,渠道推廣。
如果有了牌照,也做好了技術,那麼就可以直接開展業務了。
不過當前,絕大多數公司還處於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最多處於洽談狀態。
但是一旦啟動業務,就將是“百幣大戰”的局面。
對於穩定幣來說,流動性是核心。
各種穩定幣需要找到自己的業務場景,擴大使用規模。
那麼渠道推廣非常重要,需要找到有量的渠道進行合作。
典型如Circle,USDC能迅速崛起,也是主要依靠Coinbase大力支持所提供的流動性和品牌背書。
這是一條明確的發展路徑,對於香港穩定幣玩家們,也要綁定各種渠道搶佔市場。
那麼,在這個百幣大戰的階段,最賺錢自然是各類渠道,包括交易所、電商平臺、跨境貿易公司等等。
經過了上述三個階段後,最終跑出來的穩定幣才能真正賺錢。
最後會有一家穩定幣會跑出來,將成為香港地區龍頭或者中文區龍頭,並且會擠壓其他競爭對手的空間,通過虹吸效應獲得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有了穩固的市場份額之後,接下來自然是提高自己的盈利,這時候才是穩定幣發行商賺錢的時候。
參考國內的打車大戰、共享單車大戰、外賣大戰,莫不遵循這樣的路徑。
開始時都是一片混戰,最後跑出來的玩家會贏家通吃,而且經過補貼大戰後,需要休養生息,降低補貼提高單價,從而盈利。
而這個時候,盈利也是非常恐怖的,穩定幣發行商本身也是靠龐大的資產量才能盈利。
除了各類項目方們,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更直接的收益是,新穩定幣勢力通過補貼搶奪市場、搶奪流動性時,我們散戶也可以從中套利。
總之,穩定幣熱潮可以說是“水大魚大”,要抓住屬於自己的那份蛋糕。
@circle @Tether_to @humafinance #PayFi #HumaFinance
查看原文
1.24萬
33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