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夜應酬完簡單寫兩句。從 @KaitoAI 舉起了 InfoFi 的大旗也不過半年時間,卻已然恍如隔世,深刻改變了推特信息流和幣圈 marketing 格局。
但我始終覺得我對於 InfoFi 的理解和 @Punk9277 有些出入,因此對於各種嘴擼始終若即若離,覺得不夠有意思。
下面寫點碎碎念,不構成理財投資建議:
- Kaito 核心做的是分發(目前 slogan 也講“Distribution layer”),是好的 Broker 生意。
- 但核心在於,Broker 做不了定價,本質上沒有流量池子,也沒有資沉。這和 @cyrilxuq 講的“web2 媒介做不了定價,平臺可以”是一個道理。
- 所以除了開質押、做多平臺以外,一定會順勢做 launchpad,試著做一下資產發射。因此在這個點位看多 $kaito 是沒有邏輯問題的。
- 但是之前的 @stayloudio 等等是很失敗的嘗試,本身發射和操盤其實還行,但最大的問題是給發射臺做了一個心理硬頂,不是件好事情。Yuhu 老師被群眾裡面的壞人當槍使了。
- InfoFi 的核心是給信息做定價,如果信息本身能影響其他標的價格的話。後半句挺重要的,因為一堆AI生成,熵近乎於0的信息根本就不值得定價。更多的是項目方給錢,Kaito 作為指揮棒讓KOL轉,中腰部以下人群嘴擼的虛假繁榮。
- 為什麼對 InfoFi 感興趣,以及這個事情急迫,是因為 ████████████████████████。東西正在做,和幣圈沒啥關係,幹中學不如行勝於言,合適的時間會講。
- 這個東西思考起來是很有意味的,而且不會是上幾輪週期的簡單押韻,核心在於:
1. 人類和信息的交互方式,相較於搜索引擎和推薦系統來講,即將產生根本性變革。
2. 人類生產和傳播 disinformation 的邊際成本在快速趨近於零。
3. 大部分標的邊際買者(Marginal buyer, inspired by @primitivecrypto)的決策方式發生行為金融學意義上的根本改變。
相較於理性人假設漸行漸遠,專注時間急劇下降,決策更加短平快,娛樂和投資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果子爛了,就此爛下去,世界會越來越亂糟糟的。火中取栗和火上澆油都是一種選擇,我們總是選擇更難的一種。
最後以一段與友人的對話結尾:
查看原文
2.1萬
10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