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幣化與代幣證券化的融合與狂飆。1、股票代幣化正在如火如荼:今天Kraken的代幣化股票通過XStocksfi正式在solana上線交易;
Robinhood 的兩位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他們正在開發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平臺,允許歐洲的散戶投資者交易美股。這個平臺的技術選型可能會是 Arbitrum 或 Solana,具體選擇的合作伙伴仍在進行中;
Coinbase 在6月中首席法務官保羅·格魯瓦爾透露,公司正在尋求 SEC 批准其推出“代幣化股票”服務。
Bybit今天宣佈與XStocksfi共同推出 xStocks —— 一款完全抵押、可自由轉賬的頂級美股代幣化上鏈產品。
3月份暢想的美股上鏈正在快速成為現實
2、而代幣證券化也是勢頭迅猛
代幣證券化,正在從microstretegy個例變成一個資本新的運作方向。 在美股和港股出現很多類似微策略的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融資、併購交易等將某種代幣納入公司估值體系。
還有類似circle這樣主流穩定幣發行商,直接在選擇在美股ipo、後面還在排隊ipo的krekan、gemini等交易,還有okx這種已經發行了平臺幣的加密公司,加密行業裡的重量級玩家紛紛擁抱美股,希望在傳統資本市場裡獲取更大的流動性。
還有類似Rumble 這種主打“免審查”的視頻分享和雲服務平臺,已經推出了一個 非託管的比特幣和穩定幣錢包,整合進 Rumble 平臺。也就是說,Rumble 用戶未來可直接在平臺上使用比特幣和 USDT 進行打賞、付款等操作。在Tether的扶持下,Rumble估計會快速往去中心化媒體演進。
且不說之前SEC主席atkins
3、股票和幣在底層邏輯上一致的:股票是上個時代的生產關係,加密貨幣是下個時代的生產關係,從這個角度看融合是大勢所趨,正在發生的必然。
當然這種趨勢對幣的挑戰更大,股票進行兩三百年的進化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監管規範體系、價值分配體系,有足夠的價值內核(少部分造假作惡股票除外)。但是幣則正在從混亂到規範的過程中,這有點讓我想到了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1933年SEC成立,這之前美股也是混亂多於規範,但規範之後傳統資本市場則迎來了長足的發展。幣市經歷規範化的洗禮會不會也會如此?個人相信大概率是的,但當下這個過渡期會很痛(大家已經能感受到),時間也可能不短。
4、幣市之前是敘事錨定,當大部分敘事被證偽後,自然就是從去年的脫錨到現在的無錨,這個過渡期就是重尋錨的過程。
幾個月前聊到股票上鏈能倒逼加密原生項目更注重創新落地、價值創造而不是一味的敘事。現在看來在倒逼之前得面臨瘋狂擠壓:山寨幣還在靠講故事維持市值,但這些股票代幣化產品直接用真實資產撐底,價格、流動性、供給全部對標美股本身,其實是對小幣的瘋狂擠壓和吸血。不破不立!
5、未來的機會在哪裡?
之前@HAZENLEE_ 有一個觀點 On Chain Business或者AI Agent的概念合規落地。而通過Dex和這些項目交互 交換價值。而這些新概念的落地項目才是Web3.2時代的“山寨幣
幣和股票誰先完成生產關係的升級,誰就會取得流動性空前的繁榮。而流動性是創新的充要條件。
6,而作為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面對這種融合趨勢,那麼未來有可能
資產就是資產,不分股票和幣,也不分一級二級。
今天是美股代幣化,未來可能出現的是有價值的公司直接在鏈上發行代幣,跟業務、收益強關聯,同時在股票和幣市都能流通。

除了美債也非常看好未來的美股上鏈:
能豐富crypto的鏈上資產、充實價值;
能讓很多因為kyc、政策限制不能購買的資金交易美股;
能倒逼加密原生項目更注重創新落地、價值創造而不是一味的敘事。
未來紐交所、納斯達克、cboe還有cme如果都能24小時交易的話,這種融合趨勢應該會更加的明顯。

8.53萬
21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