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已成過去時,股票代幣化才是未來時?
原文作者 | @brianq
編譯 | Odaily星球日報(@OdailyChina)
譯者 | 叮噹(@XiaMiPP)
編者按:在比特幣與乙太坊 ETF 相繼落地之後,加密市場與傳統金融的界限正日益模糊。 股票代幣化(Tokenized Stocks)作為一種將傳統股權資產上鏈的創新形式,正逐漸受到市場關注。 通過將公司股票轉化為可在區塊鏈上交易的數位代幣,股票代幣化試圖打通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之間的通道。 無論是 Coinbase 率先嘗試鏈上發行自身股票,還是華爾街巨頭加速入場,種種跡象都預示著:一個由鏈上股票構建的新金融時代,或許已經悄然開啟。 那麼,股票代幣化究竟是泡沫,還是下一個萬億級機會?
以下為鏈上數據分析平臺 Santiment 發佈的原文,由Odaily星球日報編譯:
引言
股票代幣化是否是一種可靠的投資選擇? 從本質上看,它將傳統股票的價值與區塊鏈的技術優勢融合在一起。 與保存在券商帳戶中的傳統股票不同,股票代幣化是基於區塊鏈的數位代幣,錨定實際公司的股份。 這種形式允許投資者以更低門檻、碎片化的方式參與投資,從而打破傳統市場對資金量的限制。
2025 年初,Coinbase 宣佈將在其乙太坊二層網路 Base 上發行自身股票的鏈上代幣版本。 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主流加密平臺對該領域的重視,也成為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加速融合的信號。
極速交易與全天候流動性:股票代幣化的核心優勢
傳統股票交易通常存在結算週期長、交易時間受限等問題,而股票代幣化的出現,為這一模式帶來了全新解法。 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可實現即時結算,使投資者能夠快速響應市場波動。
像 AlloX 這樣的創新平臺,已經專門構建了股票代幣化交易市場,支援 24 小時無間斷交易、更低手續費及鏈上清算機制,這無疑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改寫了傳統股市的時間和成本邏輯。
華爾街巨頭也在下場:從理念走向實踐
不僅是加密原生平臺,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快速入局。 花旗銀行與瑞士數位交易所 SDX 合作,共同推動非上市公司股份的代幣化,使全球投資者得以觸達此前高度門檻的風險投資市場。
同時,摩根大通也已在鏈上推出實際資產代幣產品,說明這一趨勢不僅被認可,更在逐步落地。
2025 年 4 月,股票代幣化市場的總市值已突破 3.5 億美元。 多位行業專家預測,未來該數位有望邁向 1 萬億美元。
雖然監管仍處於灰色階段,但在美國“親加密”政府的推動下,政策正逐步開放。 與此同時,瑞士與歐盟已經率先建立清晰的合規框架,這為整個市場帶來信心,也預示著下一波機構級增量資金的可能性。
加密資產的「穩壓器」:一鍵對衝風險的新方式
對於加密投資者而言,股票代幣化不僅是資產配置的擴展,更是風險管理的新手段。 通過將比特幣或乙太坊等加密資產兌換成鏈上股票,投資者可實現跨市場資產配置,從而提升組合的穩定性。
例如,Backed Finance 最近在 X 上宣佈推出 Coinbase 股票的代幣版本 $wbCOIN,明確說明該代幣“全額抵押、可自由轉讓,並具備法律層面的股份權利”。 這一公告迅速引發 59.5 萬次互動,說明市場對該類產品的興趣正迅速升溫。
企業層面也在積極探索股票代幣化作為融資工具的可能性。 相比傳統方式,股票代幣化不僅降低了融資門檻,也讓全球投資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參與早期投資。
像 BlackRock 和摩根大通這樣的傳統巨頭,已率先推出鏈上代幣化產品,預示著股票代幣化不僅是加密圈的“新玩具”,更有可能演變為跨界金融的新基建。
結語:連接兩端,而非取代誰
股票代幣化不太可能完全取代傳統股市,但其最大價值在於“連接”——為傳統投資者打開加密世界的大門,同時也為加密使用者提供錨定現實資產的配置工具。
正如比特幣和乙太坊ETF的推出讓主流資本進入加密市場成為可能,股票代幣化也有望成為下一輪資金流入的重要通道。 未來,它或許會成為加密世界真正“出圈”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