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對 Kaito 最大的意見就是它是一種自我 PUA 的形式,並不是說 Kaito 就是站在掙錢了,實際上它需要的是驅動內容輸出者不間斷的曝光它所選的項目才能獲得收益,收益多少重點還是看發相關內容的數量,比如小姐姐在 ARB 賺了1,200 多美元,我是恭喜她的,但是她為 ARB 的內容輸出有多少呢?
這種輸出是不是因為她真的對於 ARB 的理解和喜歡,而是因為 ARB 能給錢,而且我看了很多 Kaito 小夥伴的輸出內容,雖然確實有部分是認真仔細寫的,但還有一部分用了大量的AI和洗稿,完全就是為了曝光而曝光。
所以 kaito 的本質也是拿廣告費,而且 kaito 就像是一個中間商,更重要的是這個中間商賺的比輸出者還多,我舉個例子,開滴滴,客人支付了100元,平臺拿走了70,司機拿30元,問題是車還是司機自己的,這種不是不行,而是並不公平,更別說到現在 Kaito 也沒有完全公開積分標準,還是個妥妥的黑盒。
內容輸出者靠廣告賺錢無可厚非的,但重點應該是除了廣告還能提供什麼有價值的內容,而不應該除了 Kaito 的項目就沒有實際內容產出了,這種循環很可能是錯誤的,一旦脫離了 kaito 就很難立足了。
kaito 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確實能嫁接項目方和內容輸出者,但應該更加透明,需要有明確的審核標準,我發一篇內容就有 幾十K 的瀏覽量,但並不代表我寫的就一定好,畢竟項目方需要的是將自己的優勢傳遞給更多的用戶,而不是被更多人屏蔽。
一味的追求更多曝光,而不是更好的質量,一味的追求對內容輸出者的自我 PUA ,只會讓更好的內容輸出者離開,你花幾天寫的的研報還不如人家三分鐘寫的水稿,問題是人家拿的錢更多,那麼誰還會好好些研報?
尤其是自我PUA本質就是內卷,捲來捲去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
泥們誰愛罵kaito誰罵吧 我這輩子離不開了 站著把錢掙了
arbitrum everywhere
好奇心驅使跟arbitrum的老師們好好學習了一趟 吃得好就不說了 回來激情一大通分享 還拿到了yapper的空投
離開了kaito 誰把我當好學的小女孩👧
讓我們再重複一遍 arbitrum就是全宇宙最牛逼的以太坊L2 最牛逼的做鏈基建 arbitrum統治宇宙!!


1.28萬
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