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藍狐老師拋玉引磚—— 換句話說: BTC 是“金融世界的黃金”, ETH 是“金融世界的憲法”。 1️⃣ETH 是一種“制度架構”,而不僅是資產 ETH 的本質不像 BTC 那樣是單純的“價值錨定物”,它更像是一種新型制度架構的操作系統。它承載的不只是資產上鏈,而是“金融運行規則”的鏈上重構:包括清算邏輯、合約執行、公平交易等原本由法律和機構信任系統來支撐的內容,現在可以靠代碼自動完成。這種制度自動化能力,是機構們押注 ETH 的根本邏輯之一。 簡而言之: BTC 是金融世界的“黃金”,ETH 是金融世界的“憲法”。 2️⃣ ETH 是美元霸權的“第二曲線” 與其說 ETH 對抗美元,不如說 ETH 是美元數字化的必然依託。穩定幣(USDC/USDT)本質上是美元的“鏈上殖民”,而目前主流的發行平臺正是 ETH 生態。這個“技術外包”其實讓 ETH 成了美元新帝國的網絡基礎設施。 所以,華爾街機構並不是對 ETH 本身感興趣,而是他們已經意識到: 要想讓美元在未來 AI + 鏈上世界中繼續主宰,就必須押注 ETH。 3️⃣ 從“投ETH”到“構建在ETH之上” 這輪爭搶 ETH,不只是買入代幣,而是機構們準備遷移金融原生業務邏輯到鏈上的前奏。他們不僅想買資產,還想成為鏈上銀行、鏈上交易所、鏈上託管機構……這是一種更深層的利益綁定。 這就是為什麼: 搶 ETH,不是搶價格,是搶入口、搶土地產權、搶未來話語權。 表面上,ETH 是開放平臺;但深層邏輯是:它把監管風險社會化了。不同機構可以在 ETH 生態中部署協議、交易產品、做 KYC,而由公共鏈承擔底層治理和技術變革壓力。這種“抗風險集體承包制”,比單打獨鬥更現實。 BTC 是“價值共識”,ETH 是“制度共識”。
過去七天ETH ETF 淨流入超過20億美元。這種爭搶的局面過去沒有見過。 華爾街機構/新機構全力爭搶eth有兩個原因: 一是,btc現在不便宜,成為另外一個微策略性價比不是很高。當然這是次要原因。 二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機構們看到以太坊不同於比特幣的新範式。btc是數字黃金,龍頭地位不可撼動。如果再造一個數字黃金意義不大。而以太坊是新範式,它可以承載新金融,包括穩定幣、資產代幣化、未來的新支付、美元霸權的擴張,在此基礎上產生鏈上交易,包括了借貸、交易、衍生品等。 不僅是美元美債美股等資產上鏈,未來生態成熟後實體黃金、收藏品、房產等也可以上鏈,甚至btc也在以太坊上鏈(目前已經上鏈超過200億美元)。機構們需要一個可以承載數十萬億/數百萬億美元的新金融基礎設施。如果你是機構,你會怎麼選?以太坊很自然成為機構面向未來新金融的押注對象。這也就能理解一些機構為什麼現在全力爭搶eth了。
查看原文
7.12萬
7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