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逻辑非常简单啊,完全不用去考虑什么赛道叙事,甚至不用学三盘
这个版本,只有两条路: 做资产,或者做产品
怎么做决策也很简单,有多大碗吃多少饭,资源决定战略
什么叫做资产?
最大化套现目标是需要把一个资产的价格和流动性做起来的,就叫做资产。 这里的“一个”可能不是真的一个币,而是不得不做一堆币(拆分盘),这个具体的回去翻三盘
做资产需要什么资源? 首先要做价格和流动性需要有钱,要么你自己有钱,要么你能调动很多人的钱。 那么最接近这个逻辑的是谁? 是二级的MM
因为不管哪个生态位,MM是离钱离内幕最近的,也是最容易调动VC bros(个人) 和KOL的
所以这个周期产生了像 @HyperliquidX 这样由MM牵头的极致阴谋集团盘,很多AI项目也直接就是二级团队来做
Moonshot能做好,也跟离Alliance DAO集团关系近密不可分。 这个产品能起来,靠的不是什么勾巴法币叙事,靠的是能最快速度知道哪个热门memecoin背后的MM是谁规划如何。 赚钱效应消灭一切新人上车认知成本
老吴说的做阴谋发币集团,就是微缩版的“做资产”打法
如果这个资源和能力不够,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工具
什么叫做工具
为做资产的打下手的,就叫做工具。 不管是to 散户或者to庄
做资产的全产业链拉出来,大致分为: 发行、传播、分发/交易
首先,发行这个部分,主要是服务庄的(to dev): 怎样确保庄可以快速、低成本、低风险的把资产发出来并且形成控筹,同时降低一切外部的公关风险。 也就是说操盘神不知鬼不觉,是为高境界
具体到产品上就是批量生成钱包并可分组、可按组别操作、自动形成交易历史、聪明钱钱包培育、链上工具反侦察,持有地址数据分析成本分析,以及高性能基础设施比如节点 RPC,rug快人一步
其次,传播这个部分,一切能够让受众韭菜形成买盘冲动的,统一都是传播工具。 这里面包括KOL本人,也包括一切的链上扫链、钱包地址追踪工具。
从提供给散户用这个角度,这些工具其实是成本高昂且不赚钱的,毕竟散户付订阅费赚钱很慢,付费意愿也低(看我们有多不愿意买Kaito)。 他们真正的逻辑在于做一个筛选框架,用巴普洛夫方法训练散户,让他们形成看到某个指标=冲的思维惯性
最后是分发/交易。 所有的交易所和交易机器人都是这个类别。 本质上是提供更大范围散户更快更方便上赌桌的通道。 比如Moonshot讲的法币买memecoin,比如交易机器人的turbo和MEV proof模式。
但做工具,最终是解决用户的第一性问题:用户用你的工具不是为了交易更高更快更强,而是为了赚钱。
你单纯搞一个机构级速度的交易机器人给现在的壕沟战士们并不会让他们更愿意用你,因为你快速的买入一个畜生盘,结果还是被rug
他们要的是你以”机构的速度”告诉他们买哪个CA,然后让他们快速的买进去
每一轮,发什么资产这个逻辑都会变(ICO - 交易所单机盘“一币一所” - DeFi币 - Gamefi - VC币 - 链上memecoin),交易的方式可能也会变(中心化交易所 - AMM DEX - 铭文/NFT 挂单交易 - TG交易机器人 - 扫链交易终端)
但是背后的原理,所需要的能力、资源,都是一回事。 这就是为什么MM、KOL/媒体、交易所基本都屹立不倒的原因。
项目方穿越不了牛熊,卖水的一定能穿越牛熊
總之一句話,開發是整個play里最不值錢的一環,有什麼東西是花錢devshop開發不出來的? 我們做專案一般都是從套現邏輯倒退開發成本和時間,一旦偏離直接終止,就當成天使輪投了rug盤
所以除非你是像 @zen913 老哥這樣非常有conviction也非常牛逼的dev,不要對你的idea或者產品有執念
16.02萬
25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