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巨变:AI 支付,稳定币先行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当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如何进行价值交换?谷歌给出了答案:通过稳定币。

9 月 16 日,谷歌宣布推出一项全新的开源支付协议,旨在为不同人工智能应用之间的价值传递建立统一标准。该协议不仅支持传统支付方式如信用卡和借记卡,还首次将稳定币纳入体系之中。

与 Coinbase、以太坊基金会等加密公司合作,谷歌在此次协议中强化了对稳定币的支持,试图解决 AI 代理(AI Agents)在未来广泛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跨境支付、价值传输和结算效率等难题。谷歌云 Web3 负责人 James Tromans 在接受《财富》采访时表示:「我们从零开始构建这个系统时,就同时考虑了传统和现有的支付通道能力,以及像稳定币这样的未来支付能力。」

这一动作意味着,谷歌不再只是通过广告政策或云节点托管等间接方式与加密行业保持距离,而是首次直接将稳定币纳入产品架构,探索其在 AI 生态下的真实应用场景。

谷歌推出 AI 支付协议,稳定币成核心元素

根据官方披露,此次支付协议的制定有超过 60 家机构参与,覆盖科技、金融、电商以及加密原生组织。与 Coinbase 的合作被视为关键环节:作为合规程度最高的美国加密交易所之一,Coinbase 在稳定币领域深耕多年,其与 Circle 推动的 USDC 已成为主流稳定币代表。

协议设计的逻辑在于同时兼容传统支付网络和下一代支付能力。换句话说,未来 AI 代理既可以通过信用卡完成交易,也能直接调用稳定币实现即时结算。这种双轨并行的模式,为谷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 AI-to-AI 支付体系提供了基础。

稳定币的引入将尤其受到关注。相比比特币等波动性强的加密资产,稳定币与美元等法币挂钩,能够在自动化支付场景下提供稳定的价值锚,减少交易风险。在 AI 代理频繁触发的跨境支付或微服务调用中,稳定币的低成本、快速结算优势尤为突出。

然而,将稳定币作为核心支付工具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是监管碎片化。尽管一些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日渐明朗,但全球范围内的法律和合规要求仍高度复杂且不统一。不同国家对稳定币的发行、流通、...

4,556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