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有点凉,但消息很火,今晚聊两件把科研和隐私都拉进“可用区”的大事:@zama_fhe 的FHE加速冲线,和 @BioProtocol 把生物科研的资金与IP搬上链的全栈改造 先开个小灶:FHE是“数据不解密也能算”的硬核黑科技,关键卡点叫boootstrapping(给密文“洗噪音”的步骤),之前慢得要命,一上量就卡脖子。现在直接一脚踢开门: • bootstrapping:2021 53 ms → 今天 0.9 ms,56x 提速 • 64位加密加法:2022 2000 ms → 今天 8.7 ms,230x • 64位加密乘法:2022 13000 ms → 今天 32 ms,400x 这意味着啥?机密交易的tps从 2022 的 0.1 → 今天 230,跑过以太和一票L2。路线图写得明明白白:很快 1000 tps,往前走到 2029 上专用FHE ASIC,直指 100k tps。隐私要有用,先得够快,这条线现在速度拉满 再把镜头切到科研一线。大多数人以为科学只发生在锁着的实验室里,其实数据、样本、生活日志、临床读数,才是决定“能不能复现、能不能落地”的泥瓦与钢筋。@BioProtocol 把这堆“乱中有序”的现实资产,做成链上可协作的科研操作系统: • 资金与IP一体化上链,BioDAO把研究者、出资方、患者坐到同一张桌子 • IP可被拆分、代币化、流转;实验与验证有统一的、可审计的输出 • AI辅助的研究漏斗、社区驱动试验、去中心化治理,研究从立项到验证一路通 • $BIO:质押→BioXP、Launchpad 入口、IP‑NFT分润,参与不是嘴上说说,能真分账 • 还有一句我挺喜欢的标语:“Some logs add time. Some logs add truth” 把饮食、睡眠、运动、社交这些影响衰老的变量标准化记录,关联临床读数,给每次试验打上可复用的“真相水印”,不是摆样子的log,是能反复复用的资产 把两条线拼起来看,味儿就对了: • 采集:个体生活日志、实验数据、临床指标按协议标准化,上链留痕 • 计算:用FHE在加密态下跑AI和统计分析,医院、研究所、BioDAO彼此不暴露底层数据也能协作 • 结算与确权:成果沉淀为IP‑NFT,分成、激励、质押、治理全链路透明,既可审计,又保护隐私 • 支付与合规:机密转账 230 tps...
1,205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